全部商品分类

韩春雨NgAgo论文终撤稿,Nat. Biotech.社论“是时候让数据说话”

来源: X-MOL 2017-08-03 15:14:16

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教授等人去年5月在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发表论文(Nat. Biotechnol., 2016, 34, 768-773),称新发现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表现甚至能超过大热的CRISPR/Cas技术,一时被称为“诺奖级”成果。但随后剧情陡然翻转,很多的实验室无法根据论文所载实验方法重复这一结果,争议之声四起,但韩春雨一直坚持其他实验室无法重复是因为NgAgo基因编辑“需要高超的技术”。


一年多后,这一切终于有了一个结果。2017年8月2日,韩春雨及其论文其他作者主动撤稿。不过,韩春雨等人似乎并未彻底放弃,仍然认为还可能出现“优化的实验方案”。


在韩春雨等人的撤稿说明中,他们表示,“我们撤回此项研究,因为科研界一直无法使用我们论文提供的实验方案重复出论文图4中的关键结果。在该图中,我们报告了利用5'磷酸化单链DNA作为引导,Natronobacterium gregoryi Argonaute(编者注:也就是NgAgo)能够有效地引发双链断裂并编辑人类细胞基因组。虽然许多实验室进行了努力(Protein Cell 7, 913-915, 2016; Nat. Biotechnol. 35, 17-18, 2017; Cell Res. 26, 1349-1352, 2016;PLOS One 12, e0177444, 2017),但对这些结果的独立重复并未见诸报道。因此,我们在此时撤回我们的最初报道以维护科学记录的完整性。不过,我们会继续调查无法重复的原因,目标是提供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


为此,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在线发表社论(Editorial):“Time for the data to speak”。一方面回顾了整个事件,一方面强调了论文发表后同行进行实验重复的重要性,特别在如今的“7×24小时”的全天候“社交媒体”时代。


在社论中,Nature Biotechnology 表示,去年十二月韩春雨等人以其他数个独立的研究小组联系了该杂志,提供了声称重现NgAgo基因编辑活动的新数据。不过,编辑和一位外部的评审认为这些数据太过初步,不能发表。“我们决定给原作者和新的研究小组更多时间收集更多的实验证据来支持他们的主张。”“现在,在原始论文发表一年多以后,我们了解到,之前报告已经成功重复结果的独立研究小组,无法将其初步数据提升到可发表的水平。同样,在征求专家评审的意见后,我们得出结论,韩春雨以及同事的最新数据不足以反驳与其最初结果矛盾的大量证据。我们现在相信,韩春雨和同事决定撤回该论文是支持其已发表记录完整性的最佳方法。”


社论也提到社交媒体在这一事件前后的作用,特别是在中国。这一论文发表后在中国迅速获得媒体关注,溢美之词见诸报端,据统计论文发表之后的两个月里就有4000篇左右的中文报道与这篇论文有关。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宣布实验不可重复,争议之声顿起,从学术界也蔓延到了社交媒体之中,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在公开的发表意见。


最后,社论总结说,对于社交媒体和公众来说,需要快速、确定的答案。但是,论文发表后的同行重复实验却无法太快,另外对生物学来说,结论也往往无法太确定。“在实验重复方面,我们所知的就是它需要时间。而对于NgAgo事件来说,时间已到,数据也已经说话。”


对论文本身来说,撤稿算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结果,但对整个事件而言,说一切尘埃落定还为时尚早。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找试剂”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找试剂所有。如需转载请与4008-955-95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 载使用时须 注明来源“找试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3.本网评论版权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找试剂网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47540号-1

危化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沪(普)应急管危经许[2021]205431(FYS)

写下你的问题

匿名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