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商品分类

超薄纳米片诱导法制备三维网络状介孔金属氧化物

来源: X-MOL 2017-07-19 14:52:42

过渡金属氧化物(TMOs)因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成为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LIB)负极材料。然而,TMOs在离子嵌入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体积变化,而且离子传输/电子传导的效率较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体系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欠佳。为了改善TMOs作为LIB负极的性能,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纳米结构,例如纳米管、纳米片和空心球等。在不同结构中,三维结构有利于缓解体积应力并提升电子传导。此外,大表面积和丰富孔结构的设计也可以改善离子的传输效率。


最近,天津大学赵乃勤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采用超薄纳米片诱导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三维网络状介孔氧化钴(3D-MN Co3O4)。他们在制备过程中使用三维掺杂碳网络(N-CN)纳米片为模板,吸附金属离子后进行空气煅烧将N-CN模板移除,从而得到三维网络状的氧化钴(图1)。


首先,他们通过NaCl模板制备得到3D N-CN。SEM图像(图2a)显示3D N-CN由超薄纳米片(厚度小于10 nm)组成。随后,他们将3D N-CN浸入2 mol•L-1的Co(NO3)2溶液中。N-CN良好的亲水性保证其均匀分散在溶液中。3D N-CN吸附Co离子后,经过滤、干燥,并在空气中500 ℃条件下煅烧,可以除去碳模板得到3D-MNCo3O4。由图2b和2c可以看出,3D-MN Co3O4呈三维连通特征,且碳基体的移除可获得丰富的介孔结构。由图2d亦可看出,该三维网络是由尺寸在5-10 nm的小颗粒组成,这一纳米尺寸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与脱出。


作为LIB的负极材料,3D-MN Co3O4在0.2 A•g-1的电流密度下表现出优异的锂存储能力(图3)。初始放电和充电比容量分别为800和545 m•h•g-1。经历初始20个循环的衰退后,储锂性能被激活,在经过200次循环后,放电和充电比容量分别增加到957和924 m•h•g-1,实现了170%的容量保持率。更为重要的是,该方法被证实同样可应用于其他TMO材料的制备,包括Fe2O3、ZnO、Mn3O4、NiCo2O4和FeCoO2。


纳米片诱导法制备三维Co3O4介孔网络作为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三个突出的优点:(1)高比表面积改善电极/电解质的界面,并提供有效的电荷输送路径;(2)丰富的介孔不仅提高了质量运输效率,而且减轻了体积膨胀;(3)纳米颗粒促进了锂离子的扩散。同时,该方法也为其他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天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朱杉。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找试剂”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找试剂所有。如需转载请与4008-955-951联系。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 载使用时须 注明来源“找试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版权属于原版权人。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 3.本网评论版权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

找试剂网 zhaoshi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6047540号-1

危化品生产经营许可证:沪(普)应急管危经许[2021]205431(FYS)

写下你的问题

匿名提问